据了解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插花艺术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诗经·陈风·东门之扮》中云:“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这种以花为媒的表达被视为插花的原始形式。传统插花艺术在唐宋达到繁荣时期,“为怜寂寞空山里,唤人诗人几案来”,宋代诗人杨万里道出了当年文人插花之风雅;而明代可谓是中国插花艺术的成熟期,“数枝月影带斜阳”,一脉相承地追求格调和意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起源: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青年男女相爱时采摘花枝互赠以表达爱意,这可能是最早的应用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所收诗歌产生于公元前470年以前的商周到春秋时期。在《诗经·郑风·溱洧》中有男女手持兰花到溱河洧水去修禊、嬉戏的记载,临别时还互赠芍药。这种大型的宗教活动集春游、男女择偶为一体,都是以花为媒介。类似的情形,《诗经·陈风·东门之扮》中也有记载,如“视尔如荍,贻我握椒”,意即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美丽,你就送我一把香花椒。这些都可视为插花的一种原始形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很早就与花为伴,民间老百姓认为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物,花使人产生信赖、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沟通,所以人们喜欢把花(叶)作为护身符,戴在身上,认为可以驱魔祛邪,获得平安。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装饰,意在表现自己的美丽迷人,互相赠送以示爱慕和思念。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虽然其中渗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非因某一种宗教而起,只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冥冥宇宙的神秘感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在中国,远在佛教传人之前,民间就有用花卉祭祀和赠花的风俗。再后,屈原的《楚辞·九歌》有:“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鲜花,这已接近插花的形式。《楚辞·山鬼》形容山神披花带绿,且折香花以寄思:“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在《思美人》中屈原虽是借题发挥,但也说明当时的人早已有折花枝来玩赏的风气。“大薄之芳兮,搴长洲之宿莽,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又如晋人陆凯的梅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将友人相赠的花枝,插于盛水器皿中,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正是狭义概念的插花艺术的起源。而这些都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前便已存在的。
佛教传入中国较晚,据史料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始闻有浮屠之教(即佛屠),至东汉,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应汉使者的邀请于公元67年来到洛阳,明帝为他们建筑了白马寺,请他们翻译经典,才开始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到了南北朝,佛教大为流行。插花便成为佛事活动中的供养物之一。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晋安王子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延续下来,在民间中逐渐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此后文化艺术思想突破了汉代的束缚,表现出超脱世俗、陶冶于自然美的新风尚,出现了手持秉花、佩戴襟花、发髻插花等多种日常装饰形式,插花也开始追求造型上的艺术美。
唐宋:为怜寂寞空山里 唤入诗人几案来
唐代是中国相对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插花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采取闲花野草随便装点,也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而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像,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已成一种风气。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段。文人雅士喜
爱作画、吟诗、赏花。文人插花便从这时盛行起来。
扫扫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