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零零妖の阳台种菜养花论坛,22万仙子学花卉多肉植物怎么养技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传统插花,指尖上的生活情趣。

[复制链接]
那些花儿花艺 发表于 2015-12-24 13:55:37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插花艺术乃人们描绘自然生命、释放自然魅力及人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与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系人们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点缀生活之技艺也,亦在此简约生活中放松、升华。
    其中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及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重“形”尚“意”,而于其间则喻“意”为先。此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画的理念是一致的。  
    秦魁杰曾说:与西式插花相比,中国传统插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无论是早期的佛前供花、民间插花,还是后来的宫廷插花、文人插花,都顺乎花枝的自然生长之势,保持其自然状态下的灵动鲜活,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IMG_3014.JPG
IMG_3035.JPG
IMG_3038.JPG
未标题_全景图3.jpg
    中国传统插花虽然崇尚自然,追求花枝自然情趣,但是绝不是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抄袭自然或只注重花材在形、色上的自然属性美的展现,而是通过对花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观察与感受,萃取精华,倾注情感,并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谐意等,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现了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这种运用诗的意境、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张超近期也是很谦虚的发微博说道:“清代邹一桂有云“明范允临云:‘不学晋书,终成下品’。有志法古者,留意访求,潜心模拟,方能得其神理。” 想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莲英老师常常讲到的,“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虚心向传统文化学习,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插花这门艺术。”
微信公众号:those-flowers-flower
IMG_2787.JPG

那些花儿花艺 发表于 2015-12-26 12: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插花艺术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诗经·陈风·东门之扮》中云:“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这种以花为媒的表达被视为插花的原始形式。传统插花艺术在唐宋达到繁荣时期,“为怜寂寞空山里,唤人诗人几案来”,宋代诗人杨万里道出了当年文人插花之风雅;而明代可谓是中国插花艺术的成熟期,“数枝月影带斜阳”,一脉相承地追求格调和意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起源: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青年男女相爱时采摘花枝互赠以表达爱意,这可能是最早的应用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所收诗歌产生于公元前470年以前的商周到春秋时期。在《诗经·郑风·溱洧》中有男女手持兰花到溱河洧水去修禊、嬉戏的记载,临别时还互赠芍药。这种大型的宗教活动集春游、男女择偶为一体,都是以花为媒介。类似的情形,《诗经·陈风·东门之扮》中也有记载,如“视尔如荍,贻我握椒”,意即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美丽,你就送我一把香花椒。这些都可视为插花的一种原始形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很早就与花为伴,民间老百姓认为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物,花使人产生信赖、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沟通,所以人们喜欢把花(叶)作为护身符,戴在身上,认为可以驱魔祛邪,获得平安。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装饰,意在表现自己的美丽迷人,互相赠送以示爱慕和思念。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虽然其中渗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非因某一种宗教而起,只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冥冥宇宙的神秘感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在中国,远在佛教传人之前,民间就有用花卉祭祀和赠花的风俗。再后,屈原的《楚辞·九歌》有:“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鲜花,这已接近插花的形式。《楚辞·山鬼》形容山神披花带绿,且折香花以寄思:“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在《思美人》中屈原虽是借题发挥,但也说明当时的人早已有折花枝来玩赏的风气。“大薄之芳兮,搴长洲之宿莽,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又如晋人陆凯的梅花诗:“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将友人相赠的花枝,插于盛水器皿中,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正是狭义概念的插花艺术的起源。而这些都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前便已存在的。

佛教传入中国较晚,据史料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始闻有浮屠之教(即佛屠),至东汉,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应汉使者的邀请于公元67年来到洛阳,明帝为他们建筑了白马寺,请他们翻译经典,才开始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到了南北朝,佛教大为流行。插花便成为佛事活动中的供养物之一。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晋安王子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延续下来,在民间中逐渐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此后文化艺术思想突破了汉代的束缚,表现出超脱世俗、陶冶于自然美的新风尚,出现了手持秉花、佩戴襟花、发髻插花等多种日常装饰形式,插花也开始追求造型上的艺术美。

唐宋:为怜寂寞空山里 唤入诗人几案来
唐代是中国相对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插花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采取闲花野草随便装点,也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而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像,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已成一种风气。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段。文人雅士喜
爱作画、吟诗、赏花。文人插花便从这时盛行起来。



扫扫了解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那些花儿花艺 发表于 2015-12-28 14:59:06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宋代插花之风盛行,在插花容器、花材、构图、意境及理论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花器研究有新进展。继五代占景盘后,宋代又有三十一孔磁花盆、六孔花瓶等。当时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内涵重于形式,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多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构图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的风格追求线条美,“理念花”就此兴起。理念花花型以瓶插花为主,多选择屈曲苍劲而扶疏向上的木本枝条作为主体,下部配以草花和叶,多以松、柏、竹、桂、山茶等花材,影射人格、哲理。

宋代是中国又一次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的时期,赏花插花的习俗虽仍沿袭唐代,但不像唐代那样富丽堂皇。宋人多喜爱梅花,讲求高雅韵致,以清雅素淡为美。对梅花的论述有:林逋(967~1028年)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范成大(1126~1193年)的“梅以韵胜,以格高,古以横、斜、疏、瘦于老枝怪奇者为贵”。此外,周敦颐的《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至于民间好尚,插花进入社交礼仪活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吴自牧《梦粱录》:“今杭城茶肆亦如此,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称为“生活四艺”,成为宋时流行的民间社交礼仪规范。宋徽宗《听琴图》描述一位文士端坐在松树下,一边轻抚琴弦,一边欣赏着对面岩石上的插花,可见宋人有着非常高雅的赏花情趣。

宋代篮花也极盛行。宋代篮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韵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篮图》,其中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开或盛开,色彩艳丽,错落有致,姿态飘逸,生机勃勃。 IMG_2856.JPG
了解更多请关注
公众微信二维码大.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种菜论坛
种菜
阳台种菜
花盆种菜
养花论坛
花卉怎么养
养花知识
养花技巧
多肉论坛
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怎么养
多肉品种
园艺论坛
花卉图片大全
专业养花网
阳台种菜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